高一(21届)历史备课组 张文君 王琳 马立春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优秀备课组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高一历史备课组由3名教师组成,其中一名高级教师,两名中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于钻研、脚踏实地是对备课组最好的总结。面对新高考我们曾经迷茫曾经彷徨,但在学校领导和年级主任的指导和备课组内精诚团结通力配合之下,终于拨开迷雾见月明,逐渐摸索出一条新高考之下的历史教学之路。
一、以新高考为风向标、学科素养为核心——落实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
本轮高考改革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为深刻的一次高考改革。它实现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国家建设必备技能的有机结合,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权,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高一备课组在深刻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下,务实地落实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改变以前教学中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参与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悉心指导同学有关选科的疑难问题。
二、团结合作又个性张扬——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教无成法教无定法,但教育又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目标。高一备课组在坚持集体备课的同时,兼顾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方面:根据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分工到人,每人轮流准备专题内容,便于教师集中精力将自己主备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吃透。这样,在每周二下午第六七节固定集备时间,由一位主备人发言分析教材,然后组内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历史知识的整合,课程资源的利用等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我们相互交流合作,怎样处理好教材、讲授新课中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等一一进行切磋,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重视集体备课的同时,加强个人备课,每位老师都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使高一历史组的课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工作,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后应写好教学后记或反思,及时把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从更高层次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策略。
三、无私奉献、教学相长——坚持互相听课,抓好落实与反馈
高一历史组3名教师承担着21届共18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每人每周18节课,同时张雯君老师兼任教研组长,马立春老师和王琳老师兼任班主任,可以说教育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虽说工作繁重,但组内成员任劳任怨,组内工作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同时,我们坚持定期的开课研讨制度,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寻找问题。采取“一人开课——全组参与听课——共同研讨、反馈——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对策”的形式。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及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对他们的作业情况做出加分或是减分的反馈,要求同学及时做好订正工作。充分利用好作业本,并针对作业反馈的信息判断学生对当天教学的掌握情况,第二天及时巩固加强,要求学生尽量当天消化所学的知识,必要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强调学习历史必须重在积累,每日一点一滴都是成功的垫脚石。
一年以来,高一历史组在科研、学校科技节、校内公开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高一历史组是一个优秀的团体、一个精英团队,我们有着深厚的教学功底,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亦师亦友,诲人不倦,在教书育人的舞台上,以热心、精心、恒心、爱心、耐心、细心扮演着生动而精彩的角色。
上一篇:> > 2018-2019学年度(上)优秀备课组...
下一篇:> > 2018-2019学年度(上)优秀备课组...